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全国因焊割作业引发的火灾事故达到5783起,平均每天超过19起,造成大量财产损失。
在日常建筑和装修作业中,电焊气割作业十分常见。四处飞溅的焊渣温度高,极易引燃可燃物酿成火灾。
今年5月17日中午一点多,安徽合肥一家工厂的公共场所视频记录下这样一幕:工人使用气割枪对金属风道进行切割作业,切割位置很快出现了持续燃烧的明火,但工人似乎并不在意,只进行了简单处置。下午1点36分,金属风道上方突然腾出火焰,明火持续燃烧,最后,整个厂房都陷入火海。
今年3月24日,贵州遵义一个建材经营部的仓库内,因为工人电焊作业的火花溅到了海绵上引发火灾,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万余元。
2021年12月31日,辽宁省大连新长兴市场因工人违规使用电焊动火作业,造成保温材料着火,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8人窒息遇难,1名消防员牺牲。
电焊气割作业温度高、安全风险大,相关部门对焊割作业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范。然而,消防监督员近期在一些地方检查发现,焊割作业不规范的现象依然存在。
《消防法》明确要求,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进行电焊作业前一定要清理周边或下方向的可燃物,配备相应灭火器材,并派专人看护。
消防监督员发现,多个焊割作业点都存在易燃物清理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足问题。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消防监督员现场进行了督促整改。
居民楼人员密集,家庭装修需要焊割作业时,业主一定要注意查看作业人员专业资质,做好火灾隐患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