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全市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严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落实公共安全举措。各地工作专班要调整思路,健全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提升安全执法水平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重点检查重点单位应急值守情况、高危企业及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情况;梳理制定任务清单,压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始终将督导检查、督办交办、约谈整改、提醒提示等作为督促各地和行业领域监管部门落实责任的有效手段,严格落实日调度日报告制度,保证督办交办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要隐患排查务求时效。进一步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排查重点,明确排查内容、方法和步骤,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摸清本地风险隐患底数,建立有效防范责任清单,精准研判本地安全形势,制定风险隐患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督查检查发现的问题及隐患要及时交办属地相关部门整改,做到即查即改、闭环管理。
要强化信息报送工作。高度重视全国两会期间值班值守工作,严格落实领导24小时带班制度,深刻汲取事故教训,防止出现信息倒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要加强统筹协调调度。自觉履行应急管理职责使命,统筹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强化信息互通,形成工作合力。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组织开展巡查检查、安全执法和宣传教育,督促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大行业监管力度。提醒重点行业部门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开展安全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聚焦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和薄弱环节安全监管,坚持源头防范、系统治理,彻底整改消除不安全因素,严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