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的主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的漏洞;发生事故后一般利用因果分析图的方式,对事故的主因进行全面分析,利用排除法剔出没有关联的因素,而后向次因进行追溯事故的原因;绝大多数人为责任事故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再进行溯本求源分析,找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形成的因素。
想不到会发生事故:事故都是非预期的突发偶然事件,想不到会发生事故常常会成为推诿安全责任的借口,但安全工作是以零事故的结果说话,发生人为责任事故必有管理不到位之因,属地必有不可推卸的安全责任;事故是有征兆的、事物是可预防的,没有洞察事故的征兆、没有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没有吸取类似事故的教训、没有运用事故统计规律(1:29:300:1000,即1000项/次违章或隐患,会有发生300起险肇及未遂事故的概率,会有发生29起轻伤及以上事故的概率,会有发生1起重伤及以上事故的概率)对险肇或未遂事故、轻伤事故进行有效控制、没有将安全管控关口前移到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层面;想不到会发生事故从一定层面上讲是没有去想、没有去防、没有去做,想要在安全工作上不劳而获、吃免费的午餐、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无异于痴人说梦、竹篮打水一场空。
隐患没有及时发现:追究事故的人为责任时往往有这个条款,没有及时发现隐患,对风险及隐患的日常管控有遗漏或漏洞;企业应落实双重预防机制,即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人人能辨识风险、人人会排查隐患,前提是人人具有足够的安全素质,包括正确的安全观念、向上的安全意愿、向善的安全认知及安全的行为习惯等;各层级管理者应调动及激发员工的内心安全原动力,包括安全智能、安全潜能、安全智慧等;安全专业团队应以专业化的安全管控经验,指导、引领各层级及全员持续提升安全素质及安全管控水平,对隐患能够自检、自查、自改,对安全问题能够主动、自主予以解决;隐患没有及时发现是日常安全管控的渎职失责行为,严重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规章制度没有提到:企业规章制度没有提到则意味着安全管理工作有缺失及有漏洞,个别时候员工没有违章、违规却发生了伤亡事故,追溯原因是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管理部门便应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有所规定,则要追究员工违章、违规的责任及追究安全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日常管控责任。
安全措施没有确认:风险分级管控需要落实有效的安全措施来管控风险,危险作业需要对安全措施现场逐项确认落实后方可作业,交叉作业时需要统一协调管理,对安全措施相互确认后才可进行作业,现场操作设备时需要进行安全信息确认后才能启停设备,必须遏制没有落实安全确认制的形形色色违章作业。
安全禁令没有落实: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安全禁令,每个岗位都有每个岗位的安全禁令,安全禁令必须无条件加以落实,对违反安全禁令的行为必须从速、从严、从重且顶格进行惩戒,发现一起应立即处理一起,不能“宽、松、软”,应以霹雳手段重拳出击,营造风清气正的安全工作氛围。
没有遏制违章违纪:安全工作的主要事项就是控制风险,出现事故等同于没有控制住风险,使风险处于不受控、不可控的状态;违章违纪容易使具有能量的物质能量非预期释放,若作用到人体上极易造成伤亡事故;遏制违章违纪需要制度他律及自我自律,养成安全作业的行为习惯,日常安全管控应将此列为主要事项进行查处
安全作风不严不实:安全专业管理团队应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支持下,打造“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安全工作不能浮夸、不能务虚、不能表面应付,应严谨、务实,对不正之风、不良风气必须强势打压,此时不能有菩萨心肠,安全风气不正、事故就会乘虚而入。
团队短板没有补齐:安全专业管理团队应具有安全战备的整体素质,对存在的短板应及早找到,采取补短板的措施及时补齐短板;安全管理工作亦应不断查不足、找短板,将短板消除在事故萌芽状态,不能总是出了事故亡羊补牢。
安全管理缺失痕迹:安全管理应落实痕迹化管理,将安全工作的记录台账进行规范,不能做了没有记录、不能写假记录、不能写回忆录。
这九个责任都与安全管理工作有缺失、有遗漏、有疏忽直接关联,发生事故因为责任落实不到位、履职尽责任不到位而会被问责追责。
本文来源自公众号加加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