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隐患排查是发现安全问题的契机,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在治理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产生新的隐患或发生非预期的事故。诸如:治理高处浮动物时,对高处坠落的风险应进行相应的管控,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治理高处浮动物的作业人员持有高处作业证、现场设有监护人等;不能因安全措施没有确认、没有落实,违章、违规盲目治理浮动物而造成高处坠落,治理隐患若发生事故得不偿失,拍大腿后悔则晚矣。
2、隐患排查只是发现了冰山一角,对海平面以下的整座冰山应进行细致分析、精心测算、模拟推算,预估、预测及预判整座冰山的风险。每次隐患排查必然有遗漏、必然有漏项、必然有漏洞。排查的安全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对冰山一角的安全问题如何扩展为整座冰山的问题?
一是举一反三对类似的问题加以扩展;隐患治理时,对类似的安全问题一次治理到位。
二是每次安全检查后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运用联想思维及头脑风暴法,对冰山一角的安全问题进行溯本寻源,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及本质原因,逐步接近产生整座冰山的症结,而后对症下药对深层次的本质原因加以解决。隐患治理不能针对冰山一角的安全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找准病根才是治病的关键。
三是隐患排查出的问题必须保证治理的质量,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地方安全管理条例及企业规章制度等进行现场实地验收,不能拍完整改后的图片就证明治理质量达标了,就以为形成闭环管理了,验收把关若松松垮垮,就会使隐患治理敷衍应付、蒙混过关,就会使隐患治理遗患无穷、挂一漏万。
3、 隐患排查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每次隐患排查都应有策划、有实施、有总结、有提升。隐患排查前期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次隐患排查的目的、分组情况、职责分工、排查的重点内容、隐患排查后的交流沟通、确定安全问题项等。隐患排查的实施主要根据前期策划的内容加以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按职责分工进行汇报反馈或下达相关指令。隐患排查的总结一般由检查组成员共同研讨,对此次隐患排查的不足与差距进行反思与复盘,利于下次隐患排查的改进。
4、各层级不应忘却隐患排查治理的初心及目的,都是为了防范事故而采取的措施及手段,都是为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所采取的方式及方法。
隐患排查治理最终应成为层层、人人能够自检、自查及自改,基层不能自己治理的及时汇报反馈,上层配置资源加以治理。
隐患排查治理应融入安全智慧资源,确保每次隐患排查确实有用、确实能找准安全问题的“病根”、确实能给被检查单位以指导帮助、确实对防范事故有效果,期间需要更高层面的安全彼此信任、安全平等交流及安全信息共享。
5、发生事故在进行责任追究时,常常会因隐患排查不到位而被追责问责,各层级增加检查的频次可能会规避部分管理风险。提高每次检查的质量,同时激发被检查单位的内部隐患排查治理驱动力,共同降低隐患排查不到位的管理风险,不发生事故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