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写了“中纪委:管不了“消防””,紧接着就是重庆消防总队现任队长被查,还有海南的赵大哥留言“消防管理创新的思路是:建立“防、灭、调、宣”四位一体的消防组织架构,建设“防火、防灾、灭火、减灾、调查”五元结构的管理运行机制,以强化火灾调查“三因”为切入点和总抓手,推动“防、灭、宣”,牢牢把握精准基点,质效评估量化可见,市场调节正向循环,最终促进社会主体主动参与管理”。展开了讲,我们讲的是消防业务,当下我们也可以把反腐工作引用赵大哥的火灾调查“三因”来分析一下,因为腐败也是一个政治上的“火灾”,不是吗,也有它的伤害性,有腐败诱因、腐败原因和灾害成因三方面。
我们不要四不放过,先不放过这三个吧。
1、诱因 是否找到了:正如火灾的诱因,都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今天拿一根针,明天拿了一根线,如果权力再缺乏监管,将肆无忌惮。因为人类贪婪的本性都是天然的,无一例外。那么每个人滑向深渊就是时间的问题,这里我们也要提一点,基层的主官与科员的层级性比较明显,几颗星,几条杠杆,一定要这样子吗?这是西方的舶来品,我们的红军,八路军,在解放前的官兵平等,不是照样打胜仗吗?为了显性的“官位”容易滋生官僚主义,本来我们层级制是体现责任与荣誉的,官僚制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官僚主义不是,但是搞不好就反方向走了。
当下想干事的消防干部还是有的,但是追责太宽泛了,大家都不敢干事了,因为干事必然动权与动钱,有创新就一定会有出格,制度上没有一点点容错能力,谁还愿意干活呢?躺平算球,这是当下干部的普遍心态。
建议:不出席重大活动,不建议带徽章,大家在形式上看起来一律平等,只是分工不同罢了,这样大家都是为革命工作的,没有谁更有特权,这在心理上可以减少腐败的的诱因。对于敢于干事的领导与干部要肯定,要表扬,出现一点点错误我们也要公开表扬,干部的勇敢试错,只要不给国家与人民带来重大损失,我们要支持干部的工作。
2、原因 是否找到了:因为权力在相对封闭的系统中运行,阳光无法照进来,当权与利出现交汇点时,容易出现火花。正如我们当下的招标,人事调整都是对事后跟踪不足,这里的跟踪不是只看文件,这是形式上合格,而是要看效果,且这个效果要“终身负责”,无论是工程建筑,装备采购,人事调整等等,都是终身制,只要业务对象与责任主体都还在,我们就要开展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监察,这时我们可以进一步开放权力给一把手,让一把手放开干,功与过都要有所担当。
建议:因为在当下运行过程中我们太重视过程正义,缺少结果正义,在物联网大数据的今天,我们可以宽进严出,一个工程,一辆车,包括人员晋升,都可以公示其全生命周期成效,只要成效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没有出现重大的过程性与结果性事故,特别是结果性事故,还是要肯定这个人的,有一点点出格也是可以,毕竟要干大事,必须有大权。只要对人民,对国家有利,我们就要支持他这样的权力。
3、灾害 是否公示:首先对当事人及其家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没有人天生就是一个腐败分子,还有就是对身边的朋友与同事,形成了负面的政治生态,同时给人民的伟大事业造成了损失。
建议:通过腐败当事人的腐败诱因、原因以及给党和人民带来的损失,开展深入的调查与研究,给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只解决了“腐败的个人",要解决“腐败滋生的土壤”。
消防治理,也是一样,只抓贪官,不看诱因、原因、成灾,就是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小结
为什么火灾调查缺少“三因”分析,从形式上看是我们火调人“懒”吗?是“认识不足”吗?这两点我是不认可的,消防人几乎没有几天好好休息的,很多消防站每年的理论工时大于实时时间2倍,当然这是做不到的,我们只看见给大家增加任务,没有减少的,消防监督人员带着年假干活(人是休假了,但还是要来单位干活,因为干不完那么务虚的活,假还必须“休”),笔者在消防圈也有10多年了,他们真的很忙,而且学历都很高,本科只是起点,研究生比比皆是,且都是名牌大学,业务水平也很高,就是被当下的体系束缚,一年能干“正事”是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因为消防的待遇比一般公务员要好一点,所以客观上吸引了社会上比较高端的人才,为什么高端人才没有把这个事搞好呢?难道消防就是误人子弟的吗?不可能吧,但事实可能就是这样子的。
笔者认为还是消防行业比较封闭,消防无论是向上延伸,还是向下延伸都是组织协调机制不够开放,缺少国家层面的组织引导与正确的价值推动,内部专业人员的意见很难上传到决策层。我们需要一个“社会旁通管道”,打通上下级的信息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