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检查的导向作用
安全检查是发现安全问题及安全缺陷的过程活动,为安全改进提供机会;安全检查是一项活动,对安全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及安全缺陷应深入剖析,找出其内在的本质原因,并举一反三、对症下药、以点带面对拓展的安全问题及安全缺陷加以解决,不能仅局限了头病医头脚痛医脚。安全检查应充分发挥引导及导向的作用,将安全检查的策划过程及检查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基层单位,每次检查之前应制定安全检查表,可将检查表反馈给基层单位,授给基层单位以渔、以方式、以方法,让基层单位能够自主且保质、保量地开展安全自检、自查工作,激发基层单位安全检查的内在动力及主观能动性,使安全检查具有更大的效能,更有效地达成预期的效果。
2、安全检查的指导作用
安全检查应关注与基层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对检查出的问题及不符合项与基层单位进行广泛商讨及分析,找准更深层的原因,指导基层单位安全工作的侧重点,让基层单位能够认清安全工作存在的系统缺陷和风险管控的差距。安全检查若能指导基层单位对安全的表现问题进行独立的安全思考,会给基层单位的安全工作提供支持与助力,对基层单位开诚布公提出的安全疑问能够准确答复,基层单位会给专业性的安全检查给予信任,更有利于提高解决安全检查问题的质量及效率。
3、安全检查的教导作用
安全检查也是对基层单位开展间接的安全培训及安全教导,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地方安全管理条例等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解读及研讨,有利于加深基层单位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地方安全管理条例的学习及掌握,遵纪守法是最基本的条件,基层单位更应结合生产安全实践经验及安全检查的培训及教导,一定找准安全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触类旁通地解决类似的问题,基层单位有能力进行自主安全检查,且检查的专业性及质量能够达到外来安全检查的水平,更多发挥出对安全工作的主体责任及主导作用。
4、安全检查的疏导作用
基层单位有时会对外来的安全检查缺乏信任感,总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把自家的丑遮掩起来,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以为是鸡毛蒜皮的事,自己检查出来的较大问题外来检查却没有发现,其实外来检查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现场不熟悉,对工艺布局不掌握,对安全管理水平仅能凭第一印象进行判断,难免是盲人摸象、有失偏颇。对此外来安全检查人员应放下身段,与基层单位相互沟通,最大限度地进行思想疏导,达成同频共振及相向的共识,建立彼此的信任,彼此信任才能化解彼此的猜疑及隔阂,才能发自内心没有阻力地接纳对方的观点,才能达成安全检查的预期目的,为管控风险助力、为消除隐患加油、为防范事故行善。
5、安全检查决不能误导
安全检查一定要做到每次检查都对基层单位有用,或多基层单位有影响、或对基层单位有触动、或对基层单位有启发,不能高高在上查些低风险区域的小问题一罚了之,以敷衍式的履职尽责为第一要务,而对安全检查的实用性不闻不问,这样检查的频次多了,会给基层单位带来了很多负担,内心对这样的检查敢怒不敢言,对基层单位没有多大用途的安全检查应该越少越好,否则既影响了安全检查的权威性又给基层单位进行了误导,贻害无穷、遗留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