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隐患治理不彻底
各层级对查摆出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治理,或治理得不彻底,存在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结,其表现为:⑴各层级对隐患治理重视程度不够;⑵员工对隐患治理的主动性欠缺;⑶治理隐患所需的资源没有充分配置;⑷对隐患治理没有形成闭环管控模式;⑸对隐患治理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采取的对策:⑴各层级应树立没有事故不是真正的安全、没有隐患才是安全的概念,对隐患治理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限期、设专人进行关注;⑵各层级应匹配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全员治理隐患的主动性;⑶上层组织应对基层组织治理隐患提供充足的资源,不能因资源缺乏而影响基层组织治理隐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⑷各层级对隐患治理效果必须进行评价、总结及确认,以达到彻底根治的效果;⑸对隐患治理工作也应进行评比,及时兑现奖励与处罚,抓好正反两方面的典型示范作用。
2、抱怨推责不内求
各层级对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没有找主观原因加以解决,而是抱怨推脱责任,其表现为:⑴安全工作出现问题,上层组织将责任全部锁定在基层组织,而将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全部推诿出去;⑵安全工作有缺陷,管理层将责任全部推给岗位员工,将管理责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⑶员工在安全工作中有问题为规避惩戒而隐瞒事实;⑷安全工作有问题将责任推给客观及外因上;⑸各层级对安全工作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想法,认为安全工作不出事是正常的,出了事一切都被否定。采取的对策:⑴安全工作有问题必须进行层级责任追究,安全工作人人有责;⑵安全工作有问题其表观原因是员工作业有偏差,内在原因与管理有漏洞有关系,安全工作有问题必须有管理连带责任;⑶对隐瞒事实的责任者必须从重惩戒,对推脱责任的人员必须从严考核;⑷安全工作的目标是“无条件零事故”,发生事故一切借口都是苍白的、一切客观都是不成立的、一切外因都没有说服力;⑸每名员工在安全工作上必须向内求,主动提升自身的安全素养,主动使自己成为“自主安全控制中心”,在作业过程中必须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也不被他人伤害,安全工作需要结果,没有好的结果安全工作必有缺陷,安全工作需要用一万倍的付出来获取零事故,不能也不允许讨价还价。
3、管理漏洞未消缺
各层级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及管理文件有漏洞而没有及时消除缺陷,其表现为:⑴安全管理思维滞后,没有对安全工作的关键点进行重点掌控;⑵安全管理模式缺少创新,没有充分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⑶安全管理文件实用性不强,没有结合生产实践状态进行补充完善;⑷各层级过程监管不到位,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⑸各层级对存在的管理漏洞没有举一反三地进行思考剖析,处于被动堵塞漏洞状态。采取的对策:⑴对安全管理思维滞后的管理者必须制订汰弱留强的运行机制,必要的人力资源优化会对安全管理工作有促进作用;⑵对安全管理模式必须发动全员进行创新,并对创新点进行正向激励;⑶对安全管理文件必须不定期进行评价与修订,使其具有符合性及可操作性;⑷对安全过程监管工作的运作质量应不定期进行总结评价,以便寻求不断改进的机会;⑸对安全工作存在的缺陷必须实时跟进,不定期进行研讨剖析,集思广益消除本质原因,达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