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语言文字特有意思,同一个字、词、句,在不同场景或者不同人那里,完全可能是两个意思或多个意思,这就产生了歧义。
歧义是争议的根源,问题却出在概念上。
概念是逻辑的起点,概念不清自然会吵。
改革后,人们对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的关系争论不休,不用说,问题也出在概念上。
咱来看几组概念:
安全与消防安全、安全工作与消防工作、消防与消防工作、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安全生产与生产安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消防监督管理、大安全大应急和应急管理、等等。
是不是很杂、很乱、感觉熟悉其实又模棱两可?有这种感觉这就对了。
凡是觉得没啥的,都是“惰性概念敏感型”,这种人容易跟着感觉走。
凡是觉得很杂很乱很烧脑的,属于“概念敏感型”,这些人适合当律师、搞研究、当辩论家,贬义词常常是“杠精”或“一根筋”。
时间关系,下面本“杠精”就简单地谈一下对这些概念的认识,点到为止,不能展开,有悟性的自然醍醐灌顶,糊涂蛋自然永远糊涂。
一、安全与消防安全的关系
不用说,安全包括消防安全。
二、安全工作与消防工作的关系
安全工作是个很大很不规范的概念,不同语境、不同语言主体往往有不同的含义特指。所有为了安全或与安全有关的工作都可以笼统地叫安全工作,所以从概念本质和广义来讲,安全工作当然包括消防工作。
三、消防与消防工作
消防是个较为抽象的“事”或较为具体的“行动”,而消防工作是一种工作,往往消防工作是特指,指消防安全工作管理者。你不能说造灭火器的也是从事消防工作的。
四、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
应急管理和应急管理部是两码事。应急管理是一种管理,应急管理部是个部门。应急管理包括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和管理,但应急管理不是安全生产。只不过,在中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在应急管理部门,所以人们常常混淆地认为应急管理就是安全生产。
五、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的一部分,目的是预防和减少生产事故。消防工作是一种工作,由于用火广泛、火灾繁杂,所以消防工作常常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消防工作比安全生产要大得多,就像地球和太阳系。
六、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
就生产领域而言,安全生产涉及消防安全,但消防安全在安全生产中只是一部分或是很的小一部分。
从社会管理来说,消防安全无处不在,生产安全只在生产领域中存在,在生活领域不存在生产安全,所以消防安全比安全生产范围大得多,二者只在生产领域有个小交叉,但从整个社会讲,二者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前边说过,就像地球和太阳系。
现在把生产领域扩充为“生产经营”,实际上是借市场经济的大发展把生产给“扩大”了。正因为市场经济无处不在,所以一部《安全生产法》大有要去管住所有生产和经营行为的趋势。
七、安全生产与生产安全
制法的时候,制法的人把它起名叫《安全生产法》,出事的时候,这些人却把它叫“生产安全事故”。如果把《安全生产法》改成《生产安全法》,人们一眼就看透了。
八、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消防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为安全生产服务的,消防监督管理是为消防安全服务的,这两个管理权分属不同部门和机构。
消防归口应急,这只是在机构设置上有个隶属关系。在监督职能上,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消防监督管理职能归口应急、由消防具体实施,但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是两码事,不能因为应急在机构上管着消防,就说安全生产监督也管着消防监督,这是“哥们”关系而非“爷们”关系。
九、大安全大应急和应急管理
“大安全大应急”是二十大报告中的概念,是基于国家总体安全观而言的,这里的大安全包括方方面面的安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同样,这个“大应急”也不是指应急管理部,而是指要从整体的、系统的、关联的角度看总体安全,要基于“大应急思维”建立“大应急机制”。这个活儿谁来干?禅哥认为,应急管理部或可牵个头。
吃早饭,就聊到这。随想随写,文字未必严谨,意思是这么个意思。
谁要再说;“应急是管着消防的,大安全大应急,安全生产就包括消防安全,所以安全生产就管着消防”,你该怎么去辩?
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却又感到憋屈、委屈,问题就出在思辨能力上。
认真读完这篇文章你就会发现,和你辩论的人,在一句话中已经瞒天过海地偷换了很多概念,而你却未丝毫没有察觉到。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禅哥总呼吁大家要“讲好自己的故事”了吗?
连自己都讲不清楚自己的故事,处处被人牵着走,这不好。
来源自:火事杂谈。